資料統整: 台灣電子煙產業發展協會 共同發起人 王郁揚 Danny & 熱心Vaper 強尼

【2017年10月29日】
 

文中首先指出利用誤導來散播對甲醛及電子煙的消息出現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ensen et al Hidden Formaldehyde in E-cigarette Aerosols.這篇論文中。

簡短結論: 這個實驗(刊登在新英國藥物期刊)中,誤用電子煙來產生極高的溫度來分解煙油,使其產生一般消費者不會接觸到的有害物質,但是實際的情況中,沒有使用者會去吸食這個高溫下所產生的物質(沒有使用者會去接受這種苦焦味,我們在此先稱之為"乾燒")。此學者利用高溫下所產生的物質去計算其對癌症發生造成的影響,但是沒有考量到使用者情況下,造成新聞界對電子煙疑問的一個重大影響。筆者認為這篇論文是沒有以負責任的態度去寫的,並造成世人無知的去相信一個沒有正確根據的論文結果。學術界應撤銷此篇論文。

筆者接下來發了信去質問論文作者及準備刊登這篇論文的期刊相關的問題。後來才了解兩位學者Peyton及Pankow對電子煙其實是完全不了解的,兩位學者在探討600度C的高溫下電子煙油所產生的物質,卻不了解一般正常的情況下電子煙使用的溫度介於200-260度C之間,而280度C左右就會開始產生乾燒狀態。

以下為其他學者對此篇論文的抨擊:

------------------------------------------------------------------------------------------------

Dr Konstantinos Farsalinos:  欺騙眾人的電子煙甲醛測試: 學術實驗及實際使用上的差異

http://www.ecigarette-research.org/research/index.php/whats-new/whatsnew-2015/191-form-nejm

Dr Konstantinos Farsalinos 指出,學術團隊必須知道晶片型電子煙使用時是會有所限制,就算是電子煙新使用者也會無法接受高溫所帶來的強烈不適。在實驗室中團隊可以很簡單的用高溫來使電子煙產生甲醛,然而這個結論無法套用在正常使用者上。

-------------------------------------------------------------------------------------------------

Dr Michael Siegel: 新研究報到電子煙霧中含有高量甲醛

http://tobaccoanalysis.blogspot.com/2015/01/new-study-reports-high-levels-of.html

Dr Michael Siegel: 此篇論文能證實的只有在高溫下電子煙霧將有高量甲醛。但是,這個實驗設定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使用者無法忍受此種煙霧。因此,此篇論文的結論推斷是毫無意義的。

-------------------------------------------------------------------------------------------------

Norbert Zillatron: 嚇死人的甲醛

https://nzillatron.wordpress.com/2014/11/05/freaking-formaldehyde/

Norbert Zillatron: 學者不能武斷的決定使用者使用電子煙的方法進而得到想要的數據,並下出真正使用時的結論。

-------------------------------------------------------------------------------------------------

Tom Pruen (ECITA): 對NEJM論文所發出的感想

http://www.ecita.org.uk/ecita-blog/first-burn-barrel-then-scrape-it-commentary-letter-published-nejm

Tom Pruen (ECITA) : 使用者非常不可能會去吸食高濃度的甲醛,它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5ppm就有使喉嚨感到焦味,使使用者難以呼吸。

-------------------------------------------------------------------------------------------------

Professor Peter Hajek: 電子煙中的甲醛:專業回應

http://www.sciencemediacentre.co.nz/2015/01/22/formaldehyde-in-e-cigarettes-expert-responds/

Professor Peter Hajek: 雞肉烤焦時,碳化的部分會產生致癌物質,但並不代表雞本身就含有致癌物質。如果不過度加熱,甲醛不會產生。電子煙雖然沒像山上的空氣一樣無害,但是比傳統菸安全很多。如果這篇論文使得那些本想藉由電子煙戒菸的人放棄,那是很糟糕的。

-------------------------------------------------------------------------------------------------

Professor Brad Rodu:造假的甲醛電子煙研究

http://rodutobaccotruth.blogspot.com/2015/01/bogus-research-on-formaldehyde-in-e-cig.html

Professor Brad Rodu:兩位學者"製造"出一個電子煙油乾燒後的新結果,然而這結果所製造出的煙霧人無法去進行吸取的動作。也就是說甲醛是在被胡亂使用下的情況製造出來的。從他們的研究中,可以找到足夠的資料顯示此結果是在不切實際且武斷的情況下被製造出來的。

-------------------------------------------------------------------------------------------------

譯者的話:

除了上述的資料已外,還有更多的學者及電子煙的使用者跳出來抨擊此研究的不合理性。那麼我們是否要問問台灣的相關單位,他們實驗的程序及相關設定呢?目前由於政府檢驗單位無法提出他們的檢驗程序,那為何這種實驗結果能夠被當成報導的材料及規範的準則?這是所有人都該追求的真相。

個人私以為不管是不是有關電子煙,台灣人在接受資訊上採取的態度會略趨於被動,以至於不會去採主動去了解事實真相。這點其實是很危險的,在電子煙的推廣也會被政府牽著走。大家共勉之。

譯者:強尼

 

報導原文網址: https://www.clivebates.com/spreading-fear-and-confusion-with-misleading-formaldehyde-studies/

 

 

新聞連聯絡人: 台灣電子煙產業發展協會 共同發起人 王郁揚 Danny
Line: 0982-225-140

arrow
arrow

    cancer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